发布时间:2024-09-09 10:33:43 浏览:
9月14日,浙江金华。有网友发视频称,在高铁上用35元买了标价15元的盒饭,引网友关注。
据视频发布者介绍,他在G2344高铁上花35元购买1份盒饭,揭开包装发现原来的售价是15元,但被贴纸盖住了。
视频发布者称,当时列车员说有盒饭和煲仔饭两种,盒饭只有这一款肉末豆腐的,是35元。毫无怀疑买了一份,打开包装出现这一幕。
从视频中看到 ,旅客购买的餐食为肉沫豆腐快餐,快餐包装正面并未显示价格。当乘客购买并准备食用时,撕开包装后从反面却清晰看到包装上印有“售价:15元”字样。而在包装正面印有价格的位置却被白色标签遮盖,标签内容为复热时间、60℃以上保质期和常温存放保质期。
此外,通过正面包装,记者看到快餐上印有“宁铁餐饮”,制造商为广西特普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根据付款信息,记者注意到该乘客支付时间是14日18时23分,当时列车即将到金华南站。该乘客在视频评论中补充称,乘坐的是从南宁东开往宁波的G2344次列车。
12306客服表示,会反馈该情况,由相关部门进行核实,按照规定来说,商品都是明码标价必须按照标价进行销售。
据报道,15日下午两点三十分左右,自称宁铁餐饮运营总监的王先生给记者来电,他表示公司获悉反馈后高度重视,经核实,该行为是销售人员高某违反公司规定,擅自篡改价格,用标签遮盖售价,但公司售卖的每份快餐都会明码标价。
另据核实,当时交易也是使用其个人二维码进行收款,意图赚取中间差价,公司将对高某严肃处理。
王先生还表示,对旅客不愉快的乘车体验感到抱歉,感谢对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宝贵意见,也会加强监管杜绝此类事件再现。
今年7月3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他在动车上买的盒饭出现了双层价签。
据其所拍视频显示,他在动车上买的“鱼香肉丝”盒饭,包装外层手写标签为35元,也是他的实际购买价格,但用手撕开价签贴后,下面还标有一个该盒饭原零售价:15元。
对此,12306回应:“该行为是违反相关规定的,根本不允许,我们会转至相关部门去落实。”
此前,就有不少乘客反映,列车上餐饮价格较高,无论是提前下单,还是上车再买,都很难买到低价食品。
2020年,有市民指出,“推着小车子在车厢里售卖盒饭的工作人员,都只会推荐40元和60元的盒饭。其他价位的盒饭,有时候说没了,有时候让我去柜台问。”
如今仍有网友指出,高铁不仅盒饭贵,零食、矿泉水也比市面价格要高,“15元的列车套餐,去(问)一次被回一次‘卖完啦’,45元的列车套餐啥时候买,啥时候有。”
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的“餐饮经营”中明确规定,高铁上“供应品种多样,有高、中、低不同价位的预包装饮用水、盒饭等旅行饮食品,2元预包装饮用水和15元盒饭不断供。”
然而,该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不再执行。铁路部门表示,“不再针对某个单一餐食品种做硬性规定,而是要求针对多样化需求为旅客提供高、中、低档不同饮食产品”,并表示,15元一份的餐食,将不再是高铁上最便宜的,还会有更便宜的。
对此,有媒体评论指出,让乘客多买贵的盒饭,固然有利于铁路盈利,可铁路服务具有公益性质,车厢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乘客购买餐食的选择性本来就有限,如果说仗着自然垄断性质,过度推销高价餐饮,甚至将原本售价便宜的盒饭高价售卖,必然是对乘客权益的侵犯,对公共利益的漠视。
多样化的服务,首先应该是平等的服务,是充分尊重消费者选择权的服务,铁路企业不能只把话说得漂亮,而要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让乘客按点吃上平价安全的餐饮,靠大众的认可而不是价格的手段来赚钱,真正做到以乘客满意为中心。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西部决策、大皖新闻、极目新闻、大河报、天眼新闻、北京青年报、央视网等责编 吴瑕
本文由:意昂体育餐饮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