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4 22:11:29 浏览:
按照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管理规定,月底前,重庆市所有餐饮单位在食品加工制作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必须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公示。6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餐馆调查发现,目前已有部分餐馆率先贴上了食品添加剂公示。
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解放碑的同和春大酒楼,刚走出电梯,就看见右边墙上贴了一张醒目的“食品添加剂公示栏”。
公示栏上,一共列举了11种面点和菜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剂量都一清二楚,如“同和第一包”使用了面粉500g,面包改良剂3g,黄油40g,白糖100g,牛奶250g,盐3g;“滚石黑椒牛仔骨”中,每500克牛仔骨使用小苏打5克、食用苏打水10克等。
“为的就是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吃得放心。”一位姓游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公示栏5月3日就贴上了,如果以后推出新的菜品,公示栏还将进行更新。
在骑龙火锅解放碑店,店门左侧立有一个“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公告”,承诺骑龙火锅没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解放碑的多家餐饮店,发现也有不少店没有张贴食品添加剂的公示栏或者公告,有的甚至表示没有接到通知。
“目前,全市共有六七万家餐饮服务单位,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全部公示出来。”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称,因此将分阶段逐步实施,由大型餐饮企业带头进行。“但在本月底前,全市所有餐馆都必须对所有菜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情况进行公示,包括食品添加剂名称、使用范围和剂量等。”
此外,各餐饮单位的食品添加剂必须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实行“五专”制度。
在走访中,一火锅店负责人坦言,担心公示会造成底料配方泄密。
对此,市食药监局负责人表示,出台食品添加剂公示制度,是为了更好地限制一些餐饮企业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餐饮单位要公开的是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等产品里放入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而不是这些产品的配方。”他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火锅底料里有花椒、八角等原材料,这不必公开;但如果放了“一滴香”等食品添加剂,就要告知消费者。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一些餐饮单位称自己没有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而不做公示,一旦被检查发现事实正好相反,将责令其整改,加大抽检和查处力度。
本文由:意昂体育餐饮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