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7 07:17:15 浏览:
“一带一路”合作走过扎扎实实的10年,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世界上关注“一带一路”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包括深受其益的共建国家的官员、学者、企业界人士和民众,也包括一些原来对其持否定、怀疑甚至不屑态度的西方人士。
“一带一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因此其所体现的“联通性”在当今世界的作用成为引人深思的议题。透过“一带一路”合作,透过当今世界的种种新现象、新趋势,我们会发现,“联通性”在当今国际事务中正在起到越来越突出的决定性作用。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与信息化使不同国家和不同群体彼此深度联系、相互依存,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应该如何利用好联系的正效能,规避好联系的负效能,将成为成功的关键。
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合作的蓬勃展开是当今时代的大事件,它改变了国际秩序由西方主导的态势,是世界近代史以来颇具历史性意义的事件。它成为中国在自身现代化过程中推动世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全球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因而成为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倡议处处彰显“联通”思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联通性”体现在不仅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而且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
“一带一路”的成功或许还在另外一个层面成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大事件——改变处理国际关系的思维框架。当今西方奉行的是“实力政治”逻辑,在这样的逻辑之下,打压别国维护霸权成为必然选择,公正道义被挂在嘴边却视同无物。在这样的“霸道”逻辑之下,“相互依存”等重视“联通性”的国际关系理论被视为“过于理想主义”而弃之一边。
“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功,使人们看到关系平等的“联通”的重要作用。通过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所有参与共建的国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并且均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这种“理想主义”的倡议竟然能够被150多个国家接受并助力这些国家发展,恐怕着实令戴着“实力政治”有色眼镜的人吃了一惊。
为什么这种看重“联通性”的思想诞生在中国,为什么以“互联互通”为主线的倡议由中国提出?这背后有其历史必然性。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当代中国思想和实践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辩证思维、联系思维、整体思维,例如“天人合一”、“相生相克”。因此,在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里,万事万物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隔绝的。这使中国对待世界、对待其他国家的态度和方法与个体主义思想占据主流的西方有本质区别。
为什么“联通性”在当今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地讨论?为什么“一带一路”使“联通性”的作用更加显见?
仔细审视“冷战”结束后的三十多年,全球化与信息化这两大趋势的协同迅猛发展,使原来阻隔人们彼此发生联系的物理空间障碍被极大清除了。导致联系以更为便捷、意昂2注册快速、多样的方式无限爆发。 我们今天的世界已经再也无法忽视“联通性”,各个国家、不同群体彼此联系的深度和广度已经上升到上个世纪及以前的任何时期都无法相比。
多维立体的联系生长速度之快,使想要切断联系的努力成为徒劳。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什么中美“脱钩”只是少数人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什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外交政策越来越受到诟病,其内部也产生了分歧与反思,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未能为其外交政策转变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时代洪流,任何人都难以逆转,而这两股洪流必然使我们的世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包括我们看待和处理国际事务的思维方式也必然发生改变。 或许,“联系政治”的时代已然开启。
在“联系政治”的时代,人们必须关注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不仅包括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还包括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们不再仅仅计算实力的消长,而是更加关注“联通性”作为一种新型实力的运用,包括如何利用联系的正效能,如贸易互利和技术合作等,以及规避联系的负效能,如边境地区的非法移民和领土争端等。
很多人都意识到联系的存在,但是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我们只有打破在“实力政治”时代的惯性思维,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才能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一些固守“实力思维”的西方人士来说,中国的主张缺乏逻辑支撑,甚至被认为是“荒诞的”。但如果从“联系思维”的角度来看,中国所作出的这一切决定,不仅是符合逻辑的,而且是符合时代潮流和世界需要的。
时代变了,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看世界。如今,人类文明走到了历史的这个拐弯处。
本届峰会共对接签约数字经济项目421个、总投资2030亿元,涵盖数字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等领域,将有助于打造高水平数字经济产业链,为做大做强做优福建数字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施工现场,推土机正在推沙平整场地。”
发现细胞受伤而产生的再生因子REF1,是引发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的原初受伤信号分子,在植物再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是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的国家级博物馆。
借助该显微镜,团队现已解决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领域系列基础科学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自然》杂志。
目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已组织模拟5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的山洪、泥石流大规模实验四次,堰塞坝溃决灾害链实验一次。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随着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等工作不断推进,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9.8%;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2种,其中鸟类达519种。
在实空间中对体相冰表面和预融化过程进行原子级分辨成像,是理解预融化层的关键。 为进一步探究冰表面预融化过程,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变温生长实验,发现冰表面在零下153℃时就开始融化。
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大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的陆域国土面积。
国家能源集团加快建设智能矿山,突破掌握井工矿8.8米大采高、智能采煤、智能掘进、卡车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近3年煤矿用工减少超5000人。
随着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规范化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基因组重组等技术,王薇廷终于选育出具有抗逆特性的运动发酵单胞菌菌株ZM532,大幅提升了其生物转化效率。
此次是权威专家的共识文章,其呼吁政府严格监管,而不是自愿制定一些规范行业的行为。
近年来,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主机设备、全国产化液流电池隔膜、单体兆瓦级飞轮储能系统等实现突破,助力我国储能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草原植物多样性丰富,一年四季因植物季相变化,呈现“春绿、夏彩、秋黄、冬灰”的不同景观。
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亦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要大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科技人才。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1日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地磁暴是地球磁场对太阳活动响应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地球磁场的短期剧烈波动。
本文由:意昂体育餐饮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