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3 17:19:03 浏览: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9月14日消息,昨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盛大启幕。本届博览会以“体验新文旅 乐享新生活”为核心主题,为期四天,精心设置了九个主展馆,通过沉浸式体验空间、智慧旅游、户外装备等前沿文旅场景,全面展示了文旅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与新型文化业态的蓬勃发展。
在展示旅游目的地文旅资源的省市馆,记者看到广西文旅展区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创新的展示方式,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驻足。在“壮美广西”主题展示区,广西文旅部门精选了“浪漫北部湾”、“壮美边关”、“广西三月三”民族文化盛宴以及“长寿广西”养生福地等标志性文旅品牌,生动展现了广西文旅资源的丰富多样与独特魅力。
步入文旅产品展示区,众多令人目不暇接的非遗衍生品、特色文创产品及地方特产赢得观众青睐。据现场人员介绍,本次展会还根据京津冀游客的购买爱好,选取柳州螺蛳粉、玉林牛巴、北海珍珠等备受欢迎的非遗衍生品、特色文创、地方特产等旅游商品进行展销,这些产品不仅代表了广西的独特文化和风味,也满足了游客对纪念品和伴手礼的需求,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广西文旅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的拓展。
为了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广西文旅展区还特别设置了非遗技艺展示区。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演示六堡茶制作技艺和恭城油茶制作技艺,让观众在品味茶香的同时,深入了解这些传统技艺的精湛与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博览会还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和推广。各展区纷纷借助网红直播、社交媒体互动等渠道,带领未能亲临现场的网友们一同“云逛展”将展区的精彩瞬间实时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展会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观体验。一位带着孩子参观的市民表示:“通过这次展会,我们深入了解了各个省份的特色美食和旅游文化,心中已经种下了去打卡旅行的种子。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
此外,本次博览会还聚焦文旅新业态的展示与发展,涵盖了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街区/主题娱乐等多个领域。这些新兴业态的展示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文旅体验,也为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与氢能技术呈现显著融合趋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推动其在氢能技术方面的创新产出。该文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氢能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也为推动氢能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从汽车钎焊铝箔的“门外汉”,到“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出相关产品……郭飞跃在创新路上,不服输、敢打拼,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近日,郭飞跃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潜心研发汽车钎焊铝箔产品的艰辛历程。
不仅是在兰考,在“齐鲁粮仓”,稻菽飘香、鱼跃莲池、瓜果盈枝都离不开科技加持的精细气象服务。
天线飞转、屏幕闪烁、无形空间、电波交织……陈杨受邀参加红蓝对抗演练,充当“磨刀石”。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本文由:意昂体育餐饮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