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5 16:41:18 浏览: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春日气息日益浓郁,市民走出家门尝春鲜、赏春花、品春味……在多元消费场景的带动下,厦门消费市场的春日经济如龙年央视春晚热门歌曲《上春山》中描绘的一样“春花儿开遍”。
厦门晚报推出“上春山——春日经济暖风吹”特别策划,看鹭岛各行各业如何抓住春日经济的风口,为消费者开拓更多场景,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
上周末,到荣先森餐厅用餐的市民王女士发现,餐厅菜单上多了几道以春季鲜笋为主打的新菜品,不仅有砂锅腊肉炒鲜笋、香辣牛脸肉拌鲜笋,还有极具闽南特色的咸笋包。作为鲜笋爱好者的王女士当即点了砂锅腊肉炒鲜笋尝鲜。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餐厅将新菜品宣传海报摆放在门口,吸引过往食客关注。新菜品多以春韭、春笋、蚕豆等春季特有食材为主材,一些商家还将香椿、荠菜等时令蔬菜摆放在醒目位置。
以新闽菜为主打的私厦里上新蜜豆煎酿芦笋、金华火腿焗蚕豆等9道春季时令菜。“这些菜品推出后很受欢迎,销量很不错,基本上每桌必点。”私厦里主理人林水平说,这次推出的菜品使用许多应季食材,比如本地春韭、闽北春笋、莆田早钟枇杷等,口味以开胃的酸甜为主,大众接受度很高。
作为春菜“顶流”的香椿,也受到众多餐饮企业的青睐。连续热销9年后,西贝莜面村再次推出油泼香椿莜面,每年销售期仅45天。无味舒食姊妹品牌“香椿故事”也推出口感柔嫩、酥润焦黄的香椿煎蛋。
兴旺海鲜城不仅上新了春韭海蛎饭、砂锅春韭小土豆、鲜蚕豆焖春雷笋等应季菜,还对一些经典菜品进行改良,比如使用茶油替代传统的麻油烹饪番鸭面线,让汤底口感更加清爽,更适合春季。
春季河鲜也是难得的美味。在临家闽南菜的春季时令菜单中,除了用上萝卜苗、儿菜、蚕豆、香芹等时令菜,还将产自安溪的光鱼搬上了餐桌。临家行政总厨许奋前介绍,光鱼曾是革命老区为伤员疗养的补品,有着“拥军鱼”的美称。临家在传统清蒸的做法上,搭配永安的黄椒增鲜提味,同时开发光鱼炖黑山羊、光鱼冻等吃法。目前,光鱼系列菜品销售火爆,餐厅平均每天消耗光鱼超过500千克。
多名餐饮业内人士介绍,多数餐厅在更新菜单时选择春韭、蚕豆等食材,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在春季品质佳,口感鲜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迎合市民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古语常说“不时不食”,指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民间谚语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也体现了根据季节变化选择食物的理念。近年来,这一理念又逐渐被大众重视。
“吃东西还是要讲究时令,没到季节或是过季的食材就是没有那个味。”老厦门人张先生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尽管随着冷链物流及农业技术的发展,不少食材已是商超的“四季常驻嘉宾”,但很多人仍很在意时令。餐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争相推出季节限定菜品,以时令食材为主打,再根据市场反应决定是否持续供应。
然而,选用季节性明显的食材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并非易事。餐饮企业需要面对供应链稳定性、制作工艺复杂性以及菜品性价比等多重挑战。
林水平表示,一道菜的研发过程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复杂。除了考虑食材的新鲜度和口感外,还要关注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制作工艺的复杂性,菜品的性价比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些产量较少的时令食材,虽然品质上乘,但由于单价高、供应不稳定等因素,难以被餐厅长期使用。
许奋前以光鱼为例介绍,光鱼的品质与生长周期密切相关。个头小的光鱼刺多,口感也较差。临家此次选用的是生长期为3年的光鱼,为了平衡性价比,每份菜品采用半条光鱼,既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口感,又能让食客以更加实惠的价格品尝到这道美味佳肴。
“一款受大众认可的新菜品,甚至可以一次性为门店带来超20%的营业额提升。”在趣觉品牌策划联合创始人肖晴看来,季节限定菜品是餐饮企业营销的重要策略之一,不仅能促进餐厅推陈出新,更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对门店生意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
商家应该如何把好季节限定的流量密码?肖晴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过去,商家只需做好菜品,通过营销手段让消费者知晓即可;现在,商家在产品研发阶段就需要考虑到颜值和后续的营销计划。
“爆品属性的考量也不再局限于口感,还要综合考虑价格、摆盘、传播感和氛围感等因素。”她说。
“随着消费者对于餐饮体验的需求不断变化,商家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肖晴介绍,近年来,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在菜品研发方面,要更加注重面向市场和年轻人的喜好,打造更具创意和性价比的菜品。
✔同时,在营销端,商家需要把握互联网平台的流量,根据餐厅特点选择合适平台进行重点营销。
3月25日下午,位于集美的一家露营基地,主理人秦欣一边支天幕、摆放桌椅、检查设备,做营业前的准备工作,一边不断接听咨询电话。
“露营热度上升明显。”秦欣说,最近两周陆续有顾客预订“五一”假期的营地,目前位置预订过半,“清明假期的营地位置上周就已售罄。按往年情况,接下来,基本上要预订周末跟节假日位置都需用‘抢’的。”
秦欣介绍,他们营地目前有40来个位置,天幕位和帐篷位各占一半,全部预订出去的线万余元。
“我们营地经常打造不同主题的活动,如组织电影会、小型音乐会和篝火晚会,接下来还会尝试和水上运动融合,提升露营运动市场的潜力。”秦欣说,果蔬采摘、动物喂食一类的亲子活动也正在筹备,未来“小而美”的露营微度假综合体将是营地的发展趋势。
“3月开始露营装备就被摆上显眼位置销售,近期销量还不错,折叠椅、露营车、蛋卷桌最畅销,椅子一天能卖六七十件。”3月24日晚,山姆会员商店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露营季的开幕,催热露营装备的销售。山姆会员商店在二楼入口显眼位置,用货架集中陈列推车、蛋卷桌、米特椅、野餐垫等露营用品,一旁空地设置露营用品展示,方便消费者体验挑选。
露营装备租赁市场也很火热。位于思明区莲坂商圈的一家主营露营装备租赁门店,店长黄旭宇说,3月中旬露营进入旺季,“本周末,帐篷租赁订单达20单,比往年同期增加20%左右。”
“租赁订单多了,但相比往年,单价下降不少。”黄旭宇说,“去年同期,一顶八角天幕出租价格约300元/天,今年只需150元/天。”
目前,黄旭宇所在门店已接到多个清明假期的租赁订单,其中还有来自漳州、泉州的客户。“这是一个新特点,租借生意突破本地生活服务属地范围,为接下来露营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他说。
“露营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刘斌介绍,此前,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
刘斌表示,近几年,露营经历迅猛发展,从网红产物逐渐转变为生活方式,从业者在把握消费风口的同时,需要细分市场深耕,打造差异化服务和独有标签。
“露营经济能否‘长红’,取决于它能不能适应未来更流行的旅行业态,实现与其他旅游业态的融合。”刘斌说。
4月,多地将举办赏花节,比如鞍山的梨花节、洛阳的牡丹文化节、天津的海棠花节。正值春季繁花盛开的时节,不少游客打算趁着清明假期邂逅一场踏青旅行。国内热门赏花目的地有扬州、婺源、上海、武汉、无锡、黄山、张家界、苏州、南京、洛阳。
最近,拈花湾、东湖樱花园、漫花庄园、鼋头渚、贵安樱花园、武汉大学、千垛景区、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盐城荷兰花海在旅行平台的搜索量翻倍增长。意昂代理
本文由:意昂体育餐饮公司提供